今天終於順利看完李安父親三部曲數位影展,賞片的順序由後至前,與李安拍攝時間正好相反,先是「飲食男女」、「囍宴」最後才是「推手」,我很驚訝的是,至始至終這三部曲都能維持水準,一步一步向上堆疊,看的越多,感動越強烈,他的電影帶來不僅僅只是娛樂,更是再教育,再進化,再省思。

  「推手」講的是東西文化差異的鴻溝,也是世代交替間的隔閡。「家」這個觀念在第三部曲「飲食男女」中根深蒂固,在「囍宴」中健全,在「推手」裡萌芽落根,訴求的指向全都一致「父親」。

  「家」所包含的團聚、聯繫、關懷與組成,是社會化的慣性,「父親」則可視為中心樞紐,地位舉足輕重,縱使疏枝散葉終究得落葉歸根。

  故事在講朱老(郎雄飾)是名太極拳大師,退休後,兒子曉生為盡孝道而將朱老從北京接到美國,與外國媳婦瑪莎還有孫子吉米(李安長子李涵飾)同住,但由於朱老語言不通與生活習慣的差異進而導致與媳婦間不斷摩擦,產生的分歧也連帶影響到整個家庭的和氣生態...戲裡不斷的出現中國人與美國人對於生活形式有著極大的不同,例如:美國人喜愛冷盤食物,蔬菜水果洗乾淨切一切加個醬就能作沙拉當正餐吃,中國人則喜熱食,並講究食理,下鍋煎煮學問深,媳婦不明白為何公公堅持吃熱食,公公不明白為何媳婦一直吃蔬菜,沒有語言當橋樑,整天兩人只能大眼瞪小眼,各作各的事,長期下來,不產生摩擦也難;在東方的家庭觀念,媳婦煮飯供養公公是三從四德,看在西方人眼裡,家中與長輩同住,是所謂不可思議!冷靜分析,媳婦與公公沒有存在著對或錯,只是文化使然,端看誰願意跨出一步,學著接受與退讓。

  「樹欲靜而風不止,子欲養而親不待」是本片使人反省的道理,應盡孝道,是仁,別等到父母親都不在了才要回報!

  在李安的電影裡,隱喻是一貫的手法,本片是以「太極拳推手」來為劇本描構底圖,這中國的內家拳,不只練體也練用,講求剛柔並濟,順勢而解。太極拳經提到:「人剛我柔謂之走,我順人背謂之粘。」所謂走,意思就是對方來火燒,我以水化解,見招拆招 ,粘則謂自身不動如泰山,進而順勢讓對方失去重心,以不變而應萬變...將這道理映射至家庭也適用,父親的威嚴如剛,正是精神;父愛為柔,好比靈魂,這精神靈魂凝聚就成了「家」!

  體悟力量的行進方向,扭轉重心的方位邏輯,家家有本難念的經,順勢而為,反豎為直,正是「推手」所想表達的意境。

  很感謝李安在電影工作的不遺餘力,這二十年的全心投入,總是能讓人開眼界長智慧,把人生的千姿百態透過文字與鏡頭以說故事、拍電影的方式傳達給世界,對我而言,他是電影界的榮耀,更是台灣的驕傲!


★推薦閱讀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李安電影 推手影評
    全站熱搜

    HIROK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